云时代的服务管理 |
发布时间: 2012/8/20 9:40:09 |
如何将IT与业务结合起来,实现对数据和资源的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和模式在企业中部署时显得尤其重要。
服务管理是企业IT项目的重点之一,而在业务变更迅速、虚拟化大行其道、云计算离用户越来越近时,服务管理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今年2月,Pulse 2009在美国落幕,IBM在大会上隆重推出了它构建智慧地球的核心理念之一——动态架构。服务管理、虚拟化、高效节能、资产管理、信息基础设施、业务弹性和安全性是构成动态架构的七大元素。而服务管理则是其动态架构的核心。
在之后的Pulse巡展北京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IBM大中华区Tivoli开发部总经理及IBM中国开发中心云计算总监谭瑞忠说道:“IBM的服务管理,要解决的首先是企业遇到的一些迫在眉睫的挑战:我们知道,Server Room里85%的计算资源被闲置,而投资方面,有80%的投资用来维护运作,并不是带来创新。这种浪费是可观的。”
那么,从业务到IT,服务管理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作为一个数据中心的管理者如何把这些企业想要的东西串起来,是IBM Tivoli服务管理要做的工作。谭瑞忠打了个比方:“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海港的概念,现实物流中研究的就是怎么样把货物集中到一个港湾,怎么样负责调配各种资源来支持轮船。在计算中心也有相似的理念。而这种IT‘港湾’的有效运作就需要依靠服务管理,需要从业务到IT的资源整合。”
在这种整合中,存在两项核心技术:数据库和事件管理平台。首要就是数据库技术,业务种类的增加和变更,随即便会有对应的数据库数据的增加,所有设备的电子化也形成了大量的数据,需要技术将这些数据整合。这其中,性能分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做一些对于性能的分析,向商务靠拢,通过数据分析转化成对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可以返回到IT部门,重新管理环境。另一个技术核心是事件管理平台。企业的现实活动中,很多数据是通过一个事件产生,这样,任何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或者任何一个应用出现故障都会产生事件,如何让这些事件联系起来?
谭瑞忠举例道,“比如,一个服务器宕机了,对于业务和应用的影响,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服务器把一个事件和其他事件关联起来,一个事件是网络宕机的,但是另外一个数据源,可能因为去年发生了海啸或者地震把数据中心损坏了,最后反映到管理人员的数据是一个完完全全跟他相关的最终的原由,并不是一个数据。”事件管理是Tivoli提供的一个重要技术。
把IT资产和非IT资产整合在一起,给业务领导全面一致的视角,对于CEO、CIO、对于业务领导怎么实现更快的业务创新是有相当大的帮助。与IBM今年侧重行业的战略一致,Tivoli的服务管理也开始给重点行业打包解决方案,在电信等行业有比较成功的应用。
云计算是IBM2009年的重点之一,而服务管理更是在云时代有了新的挑战。在企业客户环境里面,云计算和动态架构是一致的——它们提出的特性,实现动态架构和实现云计算达到的特性是相吻合的。它们都要求实现动态资源的部署,要求运用虚拟化,优化技术,能够达到快速管理的功能。
以运用虚拟化技术为例,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Tivoli软件总经理许伟利说道,“如果是一台机器服务一个应用,那么比较容易调配和监控。但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就可能会出现不可控的情况,都是虚拟化所产生的复杂度。当企业中一个服务器服务十个或十五个应用,它的复杂度就会越来越高。怎样把虚拟的参数在仪表盘里清晰地显示出来?怎样把虚拟环境下面的应用占用资源的数据能够总结出来?IBM也正在跟VMWare等厂商合作,提供一些解决方案,能够把它的环境参数显示到我们的服务平台上面去。”
虚拟化给服务管理带来了挑战,而服务管理的价值也会在虚拟化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在虚拟化环境中通过对容量应用趋势和资源池的可视化,监控动态架构的健康状况和性能,实现及时的资源与容量分配,以及工作负载和系统功能的自动化,使跨虚拟系统实现优化与平衡。”谭瑞忠总结道。
云计算或者其他新的IT应用模式,都不只是概念,而是包含了像服务管理等众多重要IT分支的变革与提升。做好从业务到IT的整合,做好服务管理,在企业内实现云模式的资源利用,才能让企业在虚拟时代、云时代保有IT竞争力。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