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未雨绸缪迎接大规模云计算网络挑战 |
发布时间: 2012/8/18 9:32:21 |
近一两年,IT很流行说云端(Cloud),其实是指个人电脑外,要透过网络来连接的储存及运算的技术,早在80年代已经开始研究,不过一直难以广泛推行,因为受制于网络传输技术,直至宽频成为全球传送主流,技术才得以发扬光大。说回云端储存,你大可以看成是以前流行的线上储存的升级版,分别在于以前的只是单向,一方上传多方下载,如果要更改当中部分内容十分困难。至于云端储存,就是你可以随时更改当中的内容,新增、删除只要透过网络即可,就如你的外置储存媒体一样。
讲真,我现在已有一堆“云”,最常用的是Dropbox,这个比较早推出的云端储存系统,发展至今已经相当稳定,只要下载专用桌面软件,同时支援Windows与Mac两大作业系统,就可做到与云端同步。其实在运用的方式上,亦是非常有弹性,例如我自己,公司同家中的电脑都装上专用软件后,在公司工作的文件会即时更新云端上的档案,之后回家就可以提取最新的文件。另外,Dropbox亦可以用在分享档案之上,用法亦非常方便。 如果计云端技术的推广,最亲民的一定是Google,其中一个免费服务Google Docs网上文书系统,正好是云端运算之一,而4月底他们刚推出的云端储存Google Drive,为登记用户提供5GB免费容量,似乎挑起了一次云端战争,微软的SkyDrive、DropBox两大对手都即时增加容量前者由2GB加码变为27GB,而后者亦由2.5GB起跳,每成功介绍新用户就可增加 500MB上限为12GB。当然三方亦各有长短,SkyDrive容量最大,可惜上载亦是最慢,至于Google Drive虽然还在起步阶段,软件以及系统还未完善但胜在品牌本身效应,令人放心使用。至于Dropbox是最稳定以及成熟的系统。 另外,手机平板的支援亦是云端技术的目标,因为流动装置本身容量有限,所以有外置储存自然更加有吸引力,同时亦可以与家中电脑作资源共用就更加方便,亦令到专为此而设的BOX应运而生。 不过,供应商最终目的,也不过是想用户付钱增加储存容量,但以我的花钱概念而言,用钱最低限度要买到方便还是划算的,只是目前还未有一个吸引到我,尤其是云端储存还在普及的初期,但他对手如Apple的iCloud、Amazon的Cloud Drive、ASUS的WebStorage,甚至是国内新浪的微盘等大牌还未正式出手,看来目前还可以先申请各种服务的账号,等成熟之后才加大容量还未迟。之后有机会再同大家谈谈云端应用。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