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下用pureftpd配置FTP服务器 |
发布时间: 2012/8/14 10:52:27 |
pureftpd安装配置简明说明
1、下载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pureftpd/ 最新版本是pure-ftpd-1.0.16a.tar.bz2 BSD自带的pureftpd的目录在:cd /usr/ports/ftpd/pureftpd 此处同时提供一个图形管理界面软件kcmpureftpd,有兴趣可以下载用 2、安装 解包到任意目录,如/usr/local/ 以下为引用的内容: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ureftpd --with-language=simplified-chinese --with-everything 注: --with-eyerything是安装所有功能 --with-language=simplified-chinese是采用中文作为提示语言 --prefix是安装的目标目录 另外如果需要与mysql连接等还需要在此指定。本文不涉及。 编译安装: make install-strip 3、建立用户 pureftp默认的是采用linux的用户,比如用root登录等等。此处同时采用其自带的virtual users系统。该系统独立于linux。 进入安装执行目录 cd /usr/local/pureftpd/bin 建立一个ftp用户与组: groupadd ftpgroup useradd -g ftpgroup -d /dev/null -s /etc ftpuser 建立第一个虚拟用户: ./pure-pw useradd ftpu -u ftpuser -d /usr/local/testRoot 说明:ftpu是用户名,-u ftpuser是其实际的linux用户,-d指定起始目录,并锁定于该目录。如果不锁定,则用-D 如果需要不同的权限,可以建立新的linux用户与组 建立用户数据库:
说明:今后每添加或修改用户数据库都应该执行一次mkdb,执行后不需要重起ftp 4、建立运行语句 pureftpd的理论是:命令行执行参数比使用conf文件更有效。虽然软件同时提供对.conf文件的支持,还得执行perl文件,怪麻烦的。 cd /usr/local/pureftpd/sbin ./pure-ftpd -A -B -C 1 -c 50 -E -G -I 2 -l unix -l puredb:/usr/local/pureftpd/pureftpd.pdb -p 40000:50000 -R -w 注:此处的运行参数含义如下: -A 将所有用户所定于根目录 -B 后台运行 -C 每个ip连接数目 -c 总连接数 -E 禁用匿名用户 -G 禁用文件更名 -I 空闲超时时间(分钟) -l 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参数,目的是说明身份认证的方式 此处同时使用默认的linux用户和虚拟用户两种 如果需要用mySQL,则在此处增加设定 -p 设定PORT模式的端口 -R 禁止用户使用CHMOD -w 启用FXP协议 以上是我的系统需要的一些参数,更多的参数请参见README文件 运行后启动,测试用户root及ftpu,一切ok.. 5、自动启动 pureftp支持多种启动方式,俺采用了最容易的一种: vi /etc/rc.d/rc.local 添加 cd /usr/local/pureftpd/sbin ./pure-ftpd -A -B -C 1 -c 50 -E -G -I 2 -l unix -l puredb:/usr/local/pureftpd/pureftpd.pdb -p 40000:50000 -R -w reboot,一切ok 6、善后工作: 下面就可以给你的系统建立用户了。 对于不同的目录或文件,可以采用 chown ftpuser dir 及 chgrp ftpusers dir 来进行权限的分配 这样ftp中才能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操作。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