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轿车坚持自主创新 借IT建设破发展难题 |
发布时间: 2012/8/9 9:32:14 |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在其多年的IT建设过程中,遇到过许多技术和管理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公司在管理体制及IT技术方面有许多变革与创新。特别是在ERP系统实施上,为混流生产的均衡化与平准化奠定了信息基础,并完全体现了自主创新思想,在“十一五”期间突破了许多企业发展难题。本文特总结一汽轿车在ERP建设上的主要经验以飨读者。
作为中国首家轿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一汽轿车在“十一五”之前存在着诸多业务领域的IT挑战与需求。其中在生产领域,存在着多系统同时运行、各个系统间上下不联、左右不通的现象,也造成了系统平台、编码等不统一。随着企业发展、产能提升、管理精度的提高,原有系统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同时,在产品技术领域出现了原有系统不能满足产品平台设计需要,在综合办公领域出现无法深化办公、移动办公等现象,系统平台急需解决。在安全领域也暴露出防病毒软件不统一、没有网络准入管理等系列问题。针对上述现象,一汽轿车公司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动了相应领域的IT建设。 ERP全力支撑公司生产经营 记者采访得知,2005年8月,为解决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一汽轿车公司成为一汽集团首家推定ERP的试点单位,依托启明“新一代ERP系统”平台,开始系统软件在轿车制造领域的项目建设。 经过3年两期的实施过程,在08年系统验收时,通过不断持续的完善,满足了一汽轿车业务发展需要,并支撑起一汽轿车多工厂管理模式。一汽轿车ERP系统的建立,解决了以下6大企业经营问题: 1、 解决了编码统一问题,实现了编码体系、规则、手册等统一性。 2、 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及固化,解决了企业多年来存在的业务处理与实际脱节的弊端。 3、 加强预算控制管理,有效杜绝了上ERP之前,业务随意发生、事后走特权审批等现象发生。 4、 提供供应链管理水平,将第三方物流纳入到ERP系统管理中,强化对生产活动的整体控制,提供了公司市场竞争力。 5、 支持多工厂管理模式,在统一ERP系统平台上,实现了在系统内建立多生产地、多工厂管理模式,满足了分成本核算的需要。 6、 集成生产制造系统,ERP系统与MES实现了有效集成,其中MES与轿车生产过程接口,提升现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ERP自主创新与突破 在一汽轿车多年的IT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技术、管理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公司在管理体制及IT技术方面有许多的变革及应用。以ERP实施为例,记者在相关资料中了解到,有许多自主创新与突破,主要概括为: 1.建立BOM管理体系 由专人负责管理BOM,按流程维护,相关人员及时更新信息并维护,使BOM准确率达99%,BOM时间轴管理功能,使零部件反冲、成本核算更为精准。 2.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计划成本体系,完善了实际成本核算体系,实现了单车(16位码)、自制半成品的时机成本核算,实现了成本核算精细化与准确化。 3.生产计划管理 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多品种混流生产、生产计划均衡排产。率先实现了计划生产平衡联动、均衡排产及资源平衡,提供了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二,生产计划排程优化,引入Ilog软件与ERP系统配合,实现均衡分布排程和生产计划联动排产,使一汽生产、物流的效率得到充分提高。 4.物流管理 通过ERP系统的支撑,公司建立了外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管理进口件、国产件,实现全仓库条码化管理,实现了一汽轿车零部件系统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达到了各个环节的闭环管理及进口件成本核算精准。 通过简要总结一汽轿车在“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我们看到,未来的五年,一汽轿车在发展企业同时,更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做支撑,缺少信息系统将无法完成“十二五”的企业发展目标。 海比研究认为,首先,面对十二五对信息系统的需要,要做好IT整合与规划,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与统一集成,并不断完善优化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其次,有计划逐步实施系统建设,力求资金投入与人员培训等对业务起到更有力支撑。第三,随时完善内部ERP系统建设,满足公司不同层面对其系统的需要。第四,坚持使用成熟化产品,这样有利于通过上IT系统来推动管理水平提升和固化,避免浪费大量金钱而没有好效果。同时,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相应的IT系统也要国际化,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在IT系统支持下的全面管控与良好运转。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