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软云计算实验室主任冯宇彦:云计算≠信息化 |
发布时间: 2012/8/6 11:09:57 |
位于海淀区的中软大厦办公区,简洁而有序。作为专门从事软件与服务业前瞻性研究和行业领导的央企,中软可谓地地道道的“国家队”,同时也当之无愧为云计算发展的“排头兵”。采访就在冯主任的办公室内进行,这位从事IT行业十多年的信息化专家对于云计算有着独到的理解,在他眼里,云计算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只是一件华丽的外衣;用得好,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强有力的推进器。
中软云计算实验室主任冯宇彦 公有云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想克服自身缺陷,更需要一种社会化公共服务的模式,因此更适合公有云来实现。而云计算环境中安全保证则是重中之重,失去安全,无异于引狼入室。 IT商业新闻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缺少人才、缺乏资金、业务和组织多变、承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特点,您认为云计算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帮助体现在哪里? 冯宇彦:正如你所说,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除了资金不够支撑、人才不够、建设模式单一等问题,现阶段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传统信息化系统很难与自己业务相结合。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云计算是他们发展信息化更为合适的方式。一是利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大规模的服务可以降低成本。另外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比较简单,没有过多复杂的需求,更多的是记账、记住客户、定期为客户发短信等,比如他想做促销、找合作伙伴,通过平台找到供货商、卖家、买家等,因此更适合用公有云的形式实现。这就有别于做大型系统的,像我们中软做大系统就不太适合用公有云实现,因为没有办法根据需求提供公有化服务。传统做法是什么呢?比如SAP或者是微软,做ERP实施周期是一年半,会专门有国内的团队根据ERP理念去实施,即使这样也只有40%以下的成功率,所以说对中小企业来说更需要一种简单易用的,不需要培训的信息化系统,因此更适合公有云来实现。而在使用过程中每年系统更新维护由运营商负责,中小企业只要学着去用,再出较少的租金就可以。其实这方面互联网公司已经在做了,像阿里云、新浪等。不过他们主要还是解决企业建设互联网网站问题,更多的是网站、博客、商城等放在互联网上的应用,是简单的组合,不能体现综合的管理理念。对于中小企业真正需要的管理系统,一站式的服务还比较少。但只要是这类简单型企业,下决心做,就能把业务管理起来,我觉得公有云能做到这点就是成功的。 IT商业新闻网:您刚才提到的中小企业更适合公有云模式,公有云是提供平台式的一种服务,那么云计算环境中的安全性怎么保证呢? 冯宇彦:我觉得目前还没有特别完善的办法,但我们有一些成形的思路。首先,运营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运营商可以采取数据隔离、权限的严格控制、为操作系统升级、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软件不要有漏洞等措施,这其中运营商提供的程序也可以是第三方的,但必须要对软件有检验机制,保证软件是安全的,软件若不安全,和引狼入室一样,别人通过软件可能就突破到你的后台系统了,后台系统再坚固也没有用。而对于用户来说,一方面是选择,一方面也要做好备份工作,但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做备份也是很专业的,我觉得应该有专业的公司为他们做一个备份,这实际上也是商机,最好还是第三方提供备份服务。此外,中小企业还要有心态转变问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会有很多竞争对手无所不用其极的窃取他们的信息,因此他们可以不用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信息安全上,而是关注业务怎样快速发展,怎样更好服务自己的客户、留住客户。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