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构建私有云准备好了吗 |
发布时间: 2012/7/31 10:14:38 |
当我们第一次听到云计算时,公有云是最引人瞩目的。但是当IT经理们发现,把数据放在企业的防火墙之外充满风险时,他们便将注意力转向了私有云。很多分析师的分析和各种调查报告都表明,私有云在未来数年内将会获得更多的企业投资。 然而私有云也必须面对各种挑战。比如说管理问题和运营流程就必须搞得很清楚才行。当然,企业内部的私有云必须由企业的IT部门来构建,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其学习曲线是非常陡峭的。事实上,从传统的数据中心向私有云架构的转变并非易事(哪怕企业的某些服务器已经虚拟化了也是如此),尤其要说明的是,整个数据中心的云化是不可能的,至少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尽管我们普遍认为私有云是处在企业防火墙之内的,但是私有云也可以在企业之外——比如被某家第三方所托管——只是仍处在企业IT部门的控制之下。不过本文要谈的只是在企业内部的私有云。) 还有,虽然你听到过很多来自厂商的炒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厂商能够提供构建和管理私有云的所有软件——换句话说,一般都是一家厂商提供服务器虚拟化,另外几家提供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资源的自动化以及协同编排等。企业还必须不时地关注厂商自己是如何定义私有云的,看看它们的产品和其定义是否吻合。 此外,企业还需要确定,IT人员是否够专业,是否有支持私有云环境所需要的技能,或者是否需要雇佣曾经有过构建私有云经验的专家等等。 不是传统的数据中心 有不少的IT经理常常会把私有云和虚拟化等同起来看。他们把私有云通常就描述成虚拟化基础设施,意思是说,“企业可以把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看成是一个单一的资源池,工作负载可以按需取用,”这是IT研究公司Ideas国际的分析师Tony Iams的解释。 然而虚拟化和云并不是一回事。为了考虑一个云,体系架构就必须设置成在虚拟化层之上提供资源的协同编排和自动化的结构。 协同编排就是多种类型资源的协同交付,例如将多个处理器、存储和网络资源等,协同提供给一个整合的配置进程。这意味着各种资源可以在数分钟之内而不是数天或数周之内就能交付。一条单独的指令或请求就可引发多个行动步骤,这些步骤有可能是按照专门顺序编排的,从而协调整个配置请求。 私有云的全部要点就是可以让IT经理们降低成本,提供所谓的快捷配置,而不只是为了让基础设施的管理变得更方便。以虚拟化为基础的私有云会把技术基础设施转变为一个资源池,这个资源池可以用最少的手工劳动进行按需配置。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