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提升数据中心生命力 |
发布时间: 2012/9/12 19:02:18 |
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信息化建设也随之日益加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的计算能力的投入急剧增长,数据中心因业务需求不断的增加的设备和复杂IT维护管理,造成能耗成指数级增加。如何为IT设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与支持,IT系统的可靠性和投资成本之间如何平衡是目前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面临的重要挑战。怎样做到节能减排,打造一个绿色的数据中心,是企业必须要面对和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虚拟化是综合解决问题的理想办法,通过虚拟化,数据中心可以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服务器与存储的利用率,使得用户对新硬件设备增长的需求速度放缓,能源利用率提高,从而对业务动态变化的支持更富有弹性,总体拥有成本(TCO)将得以有效降低。 以下将在五个方面对数据中心虚拟化建设进行说明。 1、多平台多架构下的计算机虚拟化应用 可以将小型计算机系统、高性能PC服务器、刀片服务器等多种不同架构的硬件系统构建成了综合性虚拟化应用体系,并通过各自的特点在性能、安全、性价比等多方面互为补充。结合FC—SAN,IP SAN的异构存储网络,使计算虚拟化集群形成大的资源池,统一灵活调配。并动态地从虚拟池中获取所需资源。这种虚拟化架构体系,消除了传统硬件的许多局限性,提供了灵活的内置管理、资源优化、应用程序可用性和操作自动化功能。通过集成应用计算虚拟化、存储共享、异构平台业务平滑迁移、双通道集群服务、虚拟镜像化的数据复制,需求动态预制、优化基础设施资源等技术。构成了从计算、存储、备份、管理,基础设施整体的核心;通过虚拟化应用增加效率、灵活性和响应能力来降低企业的IT花费。 2、双通道集群服务的高效保障 通过虚拟化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灾难恢复平台,允许在一 台物理机发生硬件故障时,集群内其余物理机可以快速承担起故障机内的应用服务,改变了以往的投资实现成本高昂的生产硬件和1对1映射的灾难恢复硬件的工作模式。在虚拟集群中,应用业务的二次集群在建模式,可以实现应用的负载均衡,提高运行效率。对业务应用提供双通道服务,双重安全保障,分层降低应用的风险。同时提供高增值的HA技术,实现操作自动化并实现自动调配计算资源,资源优化可动态调整不同业务问的实时计算需求,具有故障侦测功能。从而实现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级业务连续性保护。 3、集中存储实现虚拟信息共享 数据中心通过基于虚拟化的分布式基础结构服务将FC-SAN和IP—SAN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其整合为一个统一使用的共享存储资源,使集中存储池中的空间可以自由的分配和回收,真正实现了各个业务单元的按需分配。分配到各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可以动态扩展,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采用虚拟镜像化的数据复制方法,将虚拟机的应用业务虚拟镜像成封闭的文件,通过执行命令方式,快速恢复到异构的虚拟平台上,而无需改变应用业务及网络的环境条件,由于虚拟机采用底层存储共享模式,保证恢复系统的架构完整性,数据准确性。应用了虚拟服务器基础架构的数据复制特性使得利用一个灾难恢复服务器来保护生产系统的应用程序(或者说客户端)成为可能。这些结合在一起的技术为灾难恢复提供了最先进的解决方案,任何时问,任何地方,任何地点提供企业级保护的灵活性。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