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望2015年打造世界最大“云基地” |
发布时间: 2012/9/12 17:23:35 |
成都计划到2015年建成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的“全球最大云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云计算.”概念公司中也将在未来五年,有望出现一批“航母”级的企业。受此利好消息影响,云计算.概念股有望井喷。
成都计划到2015年建成云服务、基础软硬件设备生产、云终端产品制造三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的“全球最大云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 成都日前出台《成都云计算.应用与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规划》,成都将以天府新区和高新西区为云服务与终端产品制造发展聚集区,依托综合保税区建设成都国际数据保税港,打造成都云计算.产业发展基地。 成都经信委副主任李长虹说,成都拟到2015年基本建成云计算.模式下的技术、应用和产业三大体系,构建政务云、社会云、企业云和高性能计算云四大基础平台,形成云服务、基础软硬件设备生产和云终端产品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云计算.领先企业,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云服务规模占全国市场的比重超过10%,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占全球市场比重超过20%,使成都成为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 她说,“十二五”期间,成都计划以现有高性能计算、密集数据计算、数据存储与系统灾备等为基础,培育云计算.龙头企业,打造云计算.服务集群。重点引进国内外IT龙头企业,通过与本地优势企业合作,组建云计算.旗舰服务商。 成都数据保税港受宠云计算.规模将达3000亿 在重庆离岸数据特别管理区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成都在其综合保税区内规划和布局国际数据保税港,也正在争取海关和发改委的审批。 2015年,成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而建设国际数据保税港将作为成都发展其云计算.产业必要条件。 成都欲建国际数据保税港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成都将以天府新区和高新西区为云服务与终端产品制造发展聚集区,依托综合保税区建设成都国际数据保税港,打造成都云计算.产业发展基地。 事实上,成渝两地做法很相似。“有的城市也提出来做离岸数据特别试验区,不同的是,他们是单独专门划出一块地来做,而我们是从综合保税区的角度来做。”成都市经信委副主任李长虹对本报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路径不一样,我们的路径比较简单一点,”李长虹表示,“它们需要动用的行政资源更多,需要国家安全部门的审批,我们是从综合保税区的角度来做,我们和海关以及发改委探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监管。” 成都经信委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人士向记者解释:“两者的侧重点并不一样,成都建设国际数据港只是作为向落户成都的云计算.企业提供服务境外客户的必要补充,这是其发展云计算.产业的必要条件。” 2015云计算.产业规模达3000亿 从成都的发展策略来看,建设国际数据港只是其实施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而成都的目标还在于到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 成都将3000亿元目标按照三大产业集群进行了分解:到2015年,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基础软硬件设备产业达到500亿元,云终端产业规模达到2200亿元。另外,云服务规模占全国市场的比重超过10%,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占全球市场比重超过20%。 李长虹表示,近年来,成都加快了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云计算.广泛应用,目前成都已经基本具备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尤其是成都在信息网络、计算、存储和安全等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和政务服务信息化应用水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上都具有优势。 比如,目前,成都建有国内第一个商业化运营的超级计算中心,也是国内第一个同时为政务应用和科学计算服务的超级计算中心——成都云计算.中心;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近20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