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收购品牌还上瘾了 |
发布时间: 2012/9/9 11:06:58 |
继北美、日本、德国之后,联想在海外的收购版图又再下一城。 昨日,联想集团宣布,联想以总价值1.48亿美元全资收购巴西PC厂商CCE公司。其中,包括1.1亿美元现金,和价值3800万美元的联想股票。 据IDC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CCE在巴西PC市场份额排名第六,联想则处于第七位。二者在巴西的市场占有率均为7%-8%左右。收购完成后,联想在巴西的PC市场份额有望翻番,达到当地市场第三位,仅次于博斯(Positivo)、惠普在巴西PC的市场份额。 此外,资料显示,CCE去年全年PC产能在70万台,通过收购,联想与惠普在全球PC发货数量上已尤为接近。按照Gartner的数据统计粗略计算,每季度出货差距则不到3万台。从联想PC增长率来看,联想有望于今年三季度超过惠普,取得全球PC出货量第一。 收购目的 联想集团CFO黄伟明表示,此次收购并不以扩充规模为主要目的。除去规模外,主要看重的包括CCE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产品互补性以及巴西的市场增长潜力。 在品牌方面,CCE在巴西有40多年的历史,且在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入门级市场,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而联想在巴西PC市场,则主要依靠对IBM PC业务的收购产品,大多为高端商用领域,在低端消费类市场优势不大。 其次是产品互补性。黄伟明介绍,CCE除PC业务外,还有包括自有品牌的电视和手机等业务。这符合联想近来开展的PC+战略。目前巴西的电视、手机仍以传统机型为主,而据预测,随着两年后世界杯、四年后奥运会在巴西的如期举办,巴西的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将达到一个迅速的提升,会产生七八千万级的市场增量。 而在市场方面,目前巴西PC的市场渗透率仅有21%、22%左右,相比成熟市场高达80%的渗透率,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此外,黄伟明表示,巴西中产阶级的增长动力很快,这一特点有助于联想与CCE品牌的融合,联想也会借助全球供应链的优势,在成本上进行适当调控。 此外,对巴西CCE的收购,也有助于联想调整其在全球供应链的布局。 随着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大量制造工厂开始将劳动力从国内转移至国外。而联想也正在着手在日本、巴西筹建工厂的计划。 黄伟明表示,联想在全球供应链的布局当中,除考虑劳动力成本外,也在考虑劳动力的效率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在生产效率和ZF配套设施等环节跟不上来,也会对企业的库存周转、综合成本等方面造成影响。 尤其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客户会从一次性大单采购调整为多次小单采购,这时如果劳动力效率跟不上,就会在多个环节产生大量的额外费用。 具体对巴西来说,由于当地ZF采取高额的进口税,联想已计划在巴西东北部的免税区建立工厂,以提升供应链效率。 收购扩张将成常态 此次收购也是联想在近三年来的第三次重大收购。 近两年,联想对日本NEC、德国Medion开展的收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使得联想在中国之外的市场营收份额从三年前的30%,提升到56%。其中,亚太拉美、泛欧洲、北美,分别为联想贡献21%、20%、15%的销售份额。 黄伟明表示,联想已经从收购IBM PC业务上积累了大量收购经验。联想会分不同的地区看收购对象,同时考虑收购对象与联想产品的互补性、文化融合以及收购价格。 在文化融合上,联想会在收购洽谈中,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对方磨合。在价值回报上,联想会以收购后整体增长率是否高于市场平均水平5%以上作为成功标准。 收购后,联想会针对不同市场地区展开不同的竞争策略。 在中国地区,联想会以中小城市和乡镇市场为新的增长点。而在成熟的北美地区,联想将采取“保卫+进攻”的战略,一方面,保卫商用客户,以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进军消费业务市场,以利润为导向拓展业务。在欧洲、日韩,联想则依靠资产并购后的整合,获取份额。 对CCE收购完成后,联想会继续保留CCE的品牌、管理团队以及销售团队,为了做到可控的沟通,CCE的CEO未来将向联想巴西分公司的CEO汇报工作。目前,联想巴西分公司CEO已于4月前由联想派去巴西。 黄伟明表示,联想仍将继续推行收购战略,而收购也将成为联想未来海外扩张的主旋律。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