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网络将迎来“5亿网民”时代 |
发布时间: 2012/9/8 14:07:33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披露的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将正式迈入“5亿网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炙手可热”,“围观”监督和阳光公益的阔步前进,微博实名认证的尝试举步……众多喧嚣的背后,未来一年,在庞大的“围观”下,5亿网民将共同进入更加良性有序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2012,移动互联网时代真的来了 “不可移动,曾经是互联网的局限;把互联网“装进口袋”,曾经是网民的梦想”。如果说2011年是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分水岭,那么,移动互联网江湖真正的“鏖战”2012年真的来了。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统计数据,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约3.5亿人,微博注册用户已超3亿人。而行业机构易观国际的分析报告则指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4.3亿,环比增长近50%;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有可能突破6亿,超过互联网用户数量。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说,我国有9亿手机用户,他们都是移动互联网的潜在用户,因此移动互联网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2012年,将是移动互联网的真正爆发点。”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说。 面对用户的高速稳定增长,互联网巨头、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纷纷抢滩。 2011年12月14日,各路“英雄”聚集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以“开放、合作、汇聚创新的力量”为主题的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吸引了众多行业巨头和机构与会。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会上极力推荐自家推出的移动互联网开放平台,借助其渠道和资源优势“拉拢”更多的全球开发者。 积极布局备战的远不止中国移动。 2011年,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做好布局,只待2012移动互联网争夺战的爆发。阿里巴巴高调宣布自主研发的阿里云并推出了“阿里云”智能手机;百度则规划了更庞大、创想更超前的“云战略”,期望成为整合产业链资源的“枢纽”;腾讯也宣告要整合QQ资源,推出QQ智能手机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智能服务。除了互联网大佬,后起的小米模仿苹果路线,以季度30万台手机销量傲视国产品牌的同时,还掀起了一股小米手机热;而数以万计的移动应用开发者们更是前赴后继,为用户贡献着丰富的业务应用和使用体验。 “靠什么赚钱才是王道”。传统的电子商务、广告等商业模式也将走向移动化。一个新的词汇概括了未来的发展方向:“SoLoMo”,即社会化、本地化、移动化。在这一平台上,消费者可以借助Social将购物分享到社交网站上,利用Local,了解所在位置各店家的促销活动,而Mobile则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能带来的业界大变局,语出惊人的马云断言,谁抢占了移动互联网的先机谁就赢,三五年内,现有的巨头很可能有的会掉下去,又有新的企业成长起来。 2012,最多受众撑起围观的力量 5亿网民,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与互联网亲密接触。“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然到来。 钱小芊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空间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和不断加深。 从门户网站到论坛、博客再到微博,中国网民经历了微博1.0时代向2.0时代的转变,他们已经从单纯地从网络获取信息转而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微博,毫无疑问已成为最大的舆论场,没有哪一个传统媒体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每一个用户同时又是媒体的参与者。”南方民间智库发起人厦门浪说。 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如同火药桶般点燃公众的“慈善焦虑”。发端于社交媒体的疑问引起了众多传统媒体的跟进,在持续的关注下,广东省慈善总会率先承诺自11月开始全部账目彻底公开。中国红十字总会也在随后决定公开2011年度财务,并承诺用两年时间实现省级以上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公开制度化。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舆论监督在网络媒体“首发”:从“中石化天价酒”到官员“微博直播开房”,再到天价过路费案件,它们成为2011年中国网民“围观”揭开现实弊端的一个缩影。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